+ _& \ Y2 T) ]: u5 z6 {0 f( Q
许多人有过这样的经验:同一钓点有若干人在垂钓,大家用的装备、钓组、饵料都差不多,但鱼只就是比较会咬某一两个家伙的钩子,好象别人的浮标都坏了或钓饵都有毒似的……
( V+ ~- v, d* P' w$ S3 j' j3 y2 n3 O5 |: U
还有些状况是,当你照自己的意思或别人教你的方法认真钓时,往往搞了半天都没消息,但就在低头点烟或转身跟别人打屁的当儿,竿子却被水下大物猛地拉?下去,然后又因为你没来得及扬竿作合,结果还是啥也没钓到……
7 |0 p- [' Q- \( V! ?8 l: g( c8 ^8 n' k) F, g% U: O$ w* Q
这些问题的根本多半跟操竿控线有关。也就是说,恰当的控线才会带来美好收获,不恰当的操控……就只有等运气来决定输赢了!
7 T$ @) W; {8 k& c3 G# a: n. ^5 _3 G; Q8 m
那什么是恰当的操控呢?就本文讨论的三种标点环境而言,基本观念都是寻找吸引水流,但三种环境吸引水流出现的原因不同、位置不同,对垂钓的影响也不太一样,所以操控方式当然也各有千秋。- w _. Q* E N* I5 |
% ~ Y2 R6 W) [0 K 在白沫带,吸引水流主要发生于*近岸边的区域,这是因为波浪撞上岩石后,大量返冲回去的海水带有惯性力与重力作用,使得钓组在此区域内会迅速被压入深处;但同时存在的大量白泡沫(即气泡),却会在稍离开岸边时--也就是惯性力与重力的影响减轻时--开始向上、向外翻腾,因此进入深处的钓组也很快就会被卷出去。; b3 U- z) F$ a, F: ~( l1 D( M
5 S1 f, b! @1 Q" ~% V% p" |0 ^ 不过呢!假如白沫区有反拨潮存在的话,你将发现:这条往外流的海水却不那么明显的向上翻腾,而是持续往外拖出去,所以喜欢使用轻巧钓组且技术够好的人,可以从反拨潮形成之处下竿,然后一路驾驭钓组循此途径探寻鱼踪。0 L' G1 p, P: ~) ]1 \
9 p( L1 u$ W" P" P$ o7 x2 ^3 v' N
那技术还没好到那个程度的人怎么办呢?第一,你若能接受轻巧钓组,可以就锁定矶际水流下压的范围作钓,操作时竿尖指向水面,将钓组拘束在不被气泡扬起的区域内即可,但须小心避免挂底。第二,如果对轻巧钓组没啥信心,那就干脆用大丹锥加重铅吧,然后把攻击目标放在白泡沫翻起的区域,*重铅压深子线,狙击躲在白泡沫下的鱼群。
w( e/ t" Z a$ V5 j- r: W0 t& \3 G6 v( B/ L# a: O0 w8 j+ U
在暗礁区,主要的吸引力量发生在两种时候,一是水流撞击暗礁后绕行过去的过程中,另一个是水流在暗礁后方形成的回旋带。这两种情况虽略有不同,但却是接续发生的,故垂钓时可以把它们视为一体,运用同一个操竿技巧控制钓组运动。. ^, L, I5 |7 l4 D g! y
! ~7 I- [' A) p2 s6 p
方法是采用恰当的丹锥钓组,顺着反拨潮或沿岸流放入,然后稍微带线保持钩子走在前面、浮标守在后头,等钓组抓到吸引水流的时候,就让它轻轻被吸下去,此时别怕钩子会挂底,没那么容易的,但仍须适度带住线系,运用竿先去体会水流的纤细变化,同时藉以掌握鱼只来咬时的动态。# h8 B2 J4 }' ~% |+ W: ^
, F) J9 d5 k2 F+ u7 t2 l 鱼只来咬时的动态?没错!有鱼来咬时,你真会直接感受到那股震撼的,看不看浮标已经不重要。一般人比较会有疑问的应该是:到底吸引水流在哪里?
% l4 m5 r5 U b, O# s" ^" T6 D( t# K# T$ W! L( k! H. ~: [
这一点事实上也无须过虑,因为只要用了下潜阻力够小、符合流体力学的丹锥,并且水流之中确实有暗礁结构(其实矶钓场上到处都有暗礁啦),到时候你自然就会知道何谓吸引水流了,怕只怕有些人看到了还以为那是「假鱼讯」,并且急急忙忙要把钓组拉开,那我就没法度矣……
9 S' d& n( e4 S7 G/ [6 f V/ o* ^+ k2 I# ^5 R* G
在潮目区,因为有不同速度或方向的潮流互相干扰、纠结,因此会形成无数略呈回旋状的吸引水流,这种流势不见得会把丹锥吸入水面以下,但肯定能让它呈现不规则的移动(相对于原本的一直顺着潮流漂行而言)。* ~- h/ ~( | E" ~. ]/ z& D
/ {; _6 F5 \* n! |- T* H/ ~
大多数人面对这种环境时,都以为只有使用大标、重铅,才能确保钓棚深度在自己设定的范围。可是请问:究竟钓棚该设多深才恰当?你的诱饵漂到潮目区之后,又会把鱼集中到多深的水域去呢?如果你对这两点并不是很确定,那重铅、深钓棚又有何意义?
$ O. b4 | ~. X: Z- I" K
0 G3 V$ ]! {( {) J; t 所以,还不如干脆不要钓太深算了,反正潮目通常影响的深度也只在中表层而已,配合上比重较小的诱饵,钓浅些更快速有利!惟须注意标点远时风的影响比较明显,故应尽量压低竿身以免母线过度受到吹拂,然后在浮标进入潮目区之后轻轻带线,让钓组充分伸展开来并适度打斜,剩下的就是当鱼讯出现时扬竿作合啦!. m% ?0 _- r- D5 D! Q8 \/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