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鲷、黑鲷、黄鳍鲷……所有的鲷类都为海钓者们所钟爱,春天,又到了与鲷类约会的时候了,一场鲷类总动员正在进行 。
8 }7 N% {, y, Y9 T9 v8 ]4 i
0 k) {* Z! J3 q" z5 x 鲷类属杂食性鱼类,常见食物如虫、虾、蟹、贝壳类、藻类;较冷门的如蔬菜、栗米、西瓜;奇怪的如肉类、骨、糖果。可以说鲷类什么都吃,但令人费神的是如何使它们就饵。
/ s" v _0 {. i) h: v" m+ s多种鲷鱼都有其独特就饵方法,但多数只在它们认为不安全或鱼小时才会表露,鱼多时鲷鱼都很容易开口就饵。让我们了解一下不同鲷鱼的进食习惯。
1 _ N9 k3 l) T \! u \
0 c/ X5 r, K1 n; ^黄鳍鲷 , X' C+ C3 x( V3 w7 P3 g. {+ j
: N# e5 |' o; { 较为敏感,发现食物时,他们普遍会先将食物吸进再吐出,反复多次,确认食物的质感和反应,然后再把食物吸进,游回安全地方带后才吞下,永远安全第一。
4 \) X$ t( [1 m4 E+ Y$ w) d: P; ]8 V( A; i& y/ a* N+ h0 O
白鲷/真鲷8 `8 U C6 Z6 _8 x8 J/ ^6 }; [3 T
9 T! h+ O8 _9 j# D6 _
因它们大部分都从外洋回游至此,其猎食方法比其他鱼爽快,每当它们锁定目标时,多数吸进后便直接吞下,中鱼而拉竿情况多数发生在它们身上。 * ~% I: |: I* @! M1 A
7 c# I9 r5 N6 `: q! {7 t$ T, o
黑鲷/黑沙立
5 K6 \6 s8 C( z# B6 R5 j5 c) m+ Z$ o* f' I
4 O' X4 z. f5 t' n/ o
0 X# ]% J8 V- e5 k5 ?, \) a/ P2 N: I( s) z0 ]
此鱼通常就饵时会先游向食物,在以侧线、嗅觉、视觉认清食物后,停下进食,食物完全吞下后,才会游离。浮波缓沉情况也多会发生在它们就饵时。
/ N3 E0 c, b X% j2 \
# ]4 x( c$ M" n- A! s* T' ^
/ L% H+ j7 x* v* z, n1 q; a. _+ Q% n4 t. z# @
牛屎立/金丝鲷5 G( Z/ x2 b9 Z6 s8 p! S1 `
# x- m% J% ^- z0 B0 s5 `4 L" ?# e2 X7 s& @9 U, r
& L' s/ D. L& ^0 k4 P: P, R 一见食物,慢慢上游至食物再吸进口中,当食物完全进口后,再慢慢拖波走,下游回泳层。
8 s3 F" J9 O+ e) b差不多在任何地形和水质中都会发现它们的行踪,但水温开始转冷时便会在深层停留,温度转高时便会游回浅层,白鲷、真鲷偏向较生的水流,其他较不洁的水域也可发现,水深和多暗礁地型更容易聚集鲷鱼。 A! w* J7 x: x1 s
9 t( s5 Y& Y4 T+ i( r
钓点钓法' C: o X! q: [* h/ J/ b" m: s
* M, E W1 Q/ M2 a! @" ]
0 l8 W9 @* p: ^) |" w6 |3 Y; F' P3 f/ F) K; P2 J3 P
鲷鱼也较喜爱聚居于咸淡交界的水质,作钓地点除礁石外,也可选在防波堤、直壁、暗礁较多的地带。普通矶钓钓法即可用于鲷鱼,不同鲷鱼品种的力度相差极大,白鲷、真鲷绝对有足够体力对钓具造成一定的破坏,力度与体型往往成正比。鲷鱼上钩后,多向下或左右冲,钓手称之为“片水”,而片水时,鱼线往往被其坚硬的牙齿咬断,每当发难时鲷鱼必定游回暗礁,而它们多数已熟悉附近环境,因此中鱼后尽量不要让太多线。
" { I0 T4 L# @9 e: s# \3 f) U/ n0 p
7 T& p4 O2 `4 ~# ]生态, ?4 f3 S0 }$ a6 V1 G P2 h: E. K
5 A1 H6 e4 e# e5 o) {9 l \& M# G+ J
2 u$ e& F1 _. ?0 H+ [8 o J
4 D1 q" x* H$ \0 u- H 属于回游性的鲷鱼有更快的速度和更大的力度,体重可高达十五斤。小时群体生活,随年龄增加,会步向单独生活模式。鲷鱼本性对事物较为敏感,处事小心,对身边的一切事极度留意,但如在较暗的情况下会放缓,就饵更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