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已经越来越热,路亚的鱼种也越来越多,最近鱼口都非常不错,今天就和大家分享矶钓黑鲷鱼的精确钓法。& ?; T9 e( q, y# l+ E
* I/ _1 F$ a8 w/ V7 N3 }
' i" b0 g) D& R: n8 v# z$ ^/ ^# M% @
# H2 v+ ~$ N7 p% H; ]" @
4 B* e8 V, ?! q" p! s! z- q, r# z
" i, R- W3 `4 F9 }4 ]7 r' v) X黑鲷习性9 m1 [! V9 {% o* p2 N1 D$ }
5 d7 `: W0 m2 d8 V( T 黑鲷是海钓矶钓中最常见的对象鱼鱼类,各个地方都有许多的俗名。 黑鲷胆大且好奇心强,常常出现人类活动的近岸岸边,另外一面,黑鲷对异常的声音、光线等都非常敏感,警戒性很高,因此想钓况丰收也是一件难事。矶钓钓获的黑鲷常见个体体长在20-45cm 左右。
" ?9 R) ?$ R8 v$ x( c N8 G* M; ^# I+ V3 U B$ J
0 |, ^, C) E. t* [1 W T3 U
原则上要采用不易被咬断的子线,最好以有岩礁带的海底海沟、坡道、岩石壁的地方垂钓为最佳场所。浙江舟山的海礁是有名的黑鲷、石鲷钓场,清明时节前后为钓此鱼的旺季。舟山钓者有选用贻贝肉作为钓饵的。
" |" Q; G+ q, ~. V$ S* T
; b) B) B) J) P; h9 |
: C- ?% }5 v9 M( G% m, k7 C/ M0 @1 `0 [+ B" k
: P9 n* @& N* v1 D
三个成熟的变招* b5 H. k/ p2 W( H. e1 Z4 ~9 v
R# h# v) D% B# ^2 w
所谓精确钓法,即精确定位擒黑鲷,在不同情况下精确矶钓黑鲷。黑鲷,往往就在暗礁后产生回流的区域内等着,需要钓友们有非常的耐心,在激流、潮汐、风浪的相互作用下,认真分析钓组状态的细微变化,通过变换手法,采用不同的对策,来寻找和掌握稍纵即逝的有利战机。为抛砖引玉,小编先介绍三个成熟变招。
9 o! g1 w) p2 h& e( @7 s4 E+ l, U" e* {9 Q- f8 S0 A3 u4 s) `/ }! x
% E& d( z0 T6 P( [! h; p% X
7 n' A. o! E, K( K% G* M$ P1)激流。5 l: o- {, v! B# f; R+ q' i
+ B6 i. W! v5 q2 w: H( H7 v
; j: N# d& L6 Z
遇到流速非常快,一竿远的距离太近,钓组入水后,转眼就到了眼前,来不及下沉的情况,该如何应战呢?俗话说,人挪活树挪死。一竿远不够,就两竿远呗。既然钓法的名字是“浮游矶钓”,阿波可以“游动”,人就不能“游动”吗?人随着钓组一起“游动”吧,其实流越急,越不容易挂底,大可不必为钓组担心,挂一次,学个乖,下次绕道走就是了。
) i9 {0 L9 j1 T, P+ Q& | _7 b8 U) q1 k/ e* x: v6 l
6 |! L9 q. X/ U1 {) L& O5 e, @
2)顶风。
. B5 I, c' `% c- `4 C0 ]( a& R7 d# |9 J" I% [
! ]- ?- u( P5 L: T1 a4 s2 C9 u 迎面风超过5级,钓组就会随风飞舞。“垂直打击”难以实现,也得变通,改抛投钓组。逆风抛投到尽量远的流头外侧深水区,在钓组即将落水的瞬间,迅速扬竿收线,使钓组紧贴水面舒展开。落水后迅速压低竿梢入水,收紧线,把鱼钩带到即将抵达诱饵落点的前面,打开线杯,突然抬起竿梢,线被迅速拉出一段后,立即再将竿梢压入水中。反复这样抬竿放线动作,就能像通常的“精确打击”一样,做到随心所欲地逐渐放线、控线,而不受大风的影响。, Y" r% l3 r( K* D0 c
# ~/ K0 g* Q3 H' s/ w2 K3 _( r* D- o) H! Q( T3 @) e
3)大浪。
, M- h2 E- Y! U* p" i) T1 C1 Q z5 a
7 q7 g+ P' q. T8 T. J6 s& ~$ N
有大浪扑岸而来,会形成两种适合“精确打击”的最佳标点。一种是打上来,抽下去的反拨潮;另一种是浪与流方向相反,互相撞击形成的离岸下潜流。应对反拨潮,诱饵就在浪花抽下去的瞬间,打在暂时没了水的礁石上。等第二个浪头把礁石上的诱饵再冲上来时,采用“精确打击”的方法,随着往回抽的水,放下钩饵后缓慢放线。
5 }+ q: y0 ~# F2 E) v; G- _6 s8 S
; x8 k, h) ^, _/ G+ o" ? k# _- V8 _, j. K" c; h
) T) C9 p6 S5 W
5 D* Z3 a, `# y/ Y3 F) K0 T. v T
~# v1 S5 q# f
; `+ ~+ ~& \* J5 p* [' I% n; M7 H2 N 需要注意,得根据不同地形和水流采用不同的咬铅配置,一般原则是钩饵若向上漂,就前置咬铅,直到咬在钩柄上;应对下潜流,就把诱饵打到两股水流冲击的漩涡里去。
' l2 I3 I8 \ k) K% R
6 x) G/ E- z( a# Y& ~3 ]" _1 A0 S- u+ U S8 Q
怎么找漩涡?小编曾丢进去一个苹果试试……别说,还挺管用:苹果转了几圈就沉下去了,沉下去的位置,当然就是漩涡中心。还是采用“精确打击”的方法,慢慢放进去钓组。这时只需要注意竿梢有没有被鱼扯动,全不必理会阿波是不是被吸进去。
4 K( i) i2 I& [7 m# V! n7 ~0 s0 M4 s4 P) l, Z& ~. [" H
$ P6 e9 S8 M) e0 o 只要记住一个原则,绷紧线。直到阿波从远处某个地方冒出来,再收回来重玩。放心,在这个情况下,无论下面多复杂,也很少会挂底的。喜欢上漩涡中鱼的独特感觉的朋友们,不妨再试试全游动哦!
( o3 y- E+ Q; y( h' u
$ `# {/ s$ b- k0 w;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