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新西兰大石斑大青甘超多很多品牌都去那里拍宣传片,所以也吸引了我们对南半球的关注。我曾经说过去新西兰测试铁板是没有说服力的,因为那里的鱼很多很单纯见啥都咬。 但此次我反而也是为了测试产品而去的,我们不是测试铁板我们的铁板在难易度超高地日本海域中国海域已经测试成功!我要测试的是深海大物专用轮子“capture60HG”,因为在新西兰比较容易遭遇大物完成测试的机会多一些,我也说过:中鱼要靠竿子,通过高感度竿子操作铁板吸引鱼中钩,当鱼中钩了起鱼就要靠轮子了,这时就要考验轮子的刹车泄力的均匀度和轮子的卷扬能力和自身强度。 这是我们设计的新款深海慢摇专用轮:capture60HG。具体数据日后公开
* V5 F$ \' ~4 s: G: w 四个主角分别上的是(照片从里往外顺序)火线2.5号1200米,火线3号1200米,sunline ULT3号600米,sunline ULT4号600米。 2017年马上就要上市的deepiner另类插接慢摇竿子(专利申请中)搭配这个特制160CM竿桶可以说坐飞机畅通无阻携带方便,侧面兜子里还可以存放铁板分散行李重量。(有想法的竿桶可以抄袭竿子就不要冒险了噢哈哈哈哈) 此竿桶可以横放,大大节省了远征时车内空间。这竿桶也属测试品来年可待上市。 我们的老大deepliner深海慢摇创始人东村真义亲自驾车驶往海港,新西兰和日本一样是左侧驾驶所以对我们来说在NZ驾车小菜一碟。
% k, l/ {1 |% R3 W$ s我们的摄影师给我们留下第一张合影
首先要去超市购买4天的食物,大家也没有经验怕不够饿到肚子一顿狂买! 结果我们的车完全变成了食品输送车了哈哈哈哈 到达海港大家就卸下装备各自准备安装轮子准备装船 见到了我们的船长,他是全新西兰最有名的魔法师号钓鱼船船长。 能和我们的capture60HG匹敌的就是一色金黄的禧玛诺绝版大型轮子TOSRA,竿子基本设定的都是deepliner深海专用竿子maniafellows55,53,50号三种。 . v' E9 @7 _; |' T6 _
因为此次探钓300米以深所以我们带来的都是大型铁板基本都在500克-1500克,为啥大铁板好用等我在下集“新西兰探钓技术篇”再做讲解吧。 出发!我们要航海7小时去第一目的地。
2 {' h/ l7 i; [4 F2 R 我们的船行驶7个小时在半夜12点左右进入距离钓点最近的天然避风港,喝一杯赶快休息。 3 m4 ?- J3 l1 D% W C; w; m
第二天早上也就是我们探钓第一天,我们的船员NATE给我们煎香肠准备早餐,他是一位钓鱼技术超高的热心青年对我们照顾的都很好。 从避风港一出来就是这种状态,四米达浪迎面扑来!这要是在日本那是100%出港取消的。在新西兰的船长脑袋里好像没有“取消”二字。(照片的船是另外一艘船的出港后状态)
& ?# D; j( k0 K0 o+ p+ G& u+ T 我们在这么恶劣的环境里要扎稳马步抽铁板,中鱼后要用身体夹住甲板栏杆拔河起鱼,当船倾斜最大角度是不是夸张真的张嘴就能喝到海水,面前就是一面3,4米高水墙啊!
- y% G; v* |& r, A# T 中青甘,感觉新西兰的青甘爆发力不是很高,同样大小的青甘在日本九州地区的青甘要猛烈几倍。 我们的老大deepliner东村先生230米中青甘,这个大小对他来说只是小儿科。 4 t% k3 ^/ P2 R& w+ V
我们deepliner公认测试员(中国地区第一位)朝晖中深海鲈。 我们deepliner测试员许韬600克铁板中深海鲈 我们deepliner广州地区测试员明哥也轻而易举滴拿下深海鲈,第一天由于浪大预计要去的深度没能去的了,最深也只探钓了230米左右。因为风大船飘的速度过快虽然水深不是特别深但是队员们也大多使用的都是600克以上铁板,铁板轻了就会被放风筝!具体讲解轻关注技术篇由我来讲解。 在大风大良中抽了一天的铁板真的很累了,船员给我们煎了羊排和牛排补充一下能量睡个好觉等待明天再战,但愿明天是个好天气。
1 s# G. }) k! c3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