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海钓人网

海钓信息一手掌握

亲爱的钓友,欢迎!

已有账号,请

如尚未注册?

海钓之大黄鱼技巧

[复制链接]
6149 2
admin 发表于 2016-4-21 09:03:27 | 只看该作者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大黄鱼基本资料9 G5 j$ r7 ~- Q1 N8 W
) O$ m" r5 q$ F4 k& C& y! _' E
大黄鱼(Pseudosciaenacrocea),硬骨鱼纲,鲈形目(Perciformes),石首鱼科(Sciaeni-dae),黄鱼属。又名黄鱼、大王鱼、大鲜、大黄花鱼、红瓜、金龙、黄金龙、桂花黄鱼、大仲、红口、石首鱼、石头鱼、黄瓜鱼,为传统“四大海产”(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乌贼)之一,我国近海主要经济鱼类。
0 Q0 l3 n" W: T- z7 G9 s* h3 X* x! h5 p4 T; S& {5 ^/ F0 v8 p
大黄鱼体侧扁,尾柄长约为高的3倍余。头较大,具发达粘液腔。下颌稍突出。侧线鳞56~58,背鳍起点至侧线间具鳞8~9枚。背鳍具9~11鳍棘,27~38(一般为31~33)鳍条。臀鳍具2鳍棘,7~10鳍条,第2鳍棘等于或稍大于眼径。体黄褐色,腹面金黄色,各鳍黄色或灰黄色。唇橘红色。鳔较大,前端圆形,具侧肢31~33对,每一侧肢最后分出的前小枝和后小枝等长。头颅内有2块白色矢耳石。椎骨26~27个,有时25个。
" w3 G/ U# E7 [/ j  c  O  B) P! N( f. ~, w9 U
二、大黄鱼生活习性及分布
/ u2 k& o! R0 U3 f" r, X* C, c; E
1 _& `5 }! h. [; i% m4 }大黄鱼为暖温性近海集群洄游鱼类,主要栖息于80米以内的沿岸和近海水域的中下层。产卵鱼群怕强光,喜逆流,好透明度较小的混浊水域。黎明、黄昏或大潮时多上浮,白昼或小潮时下沉。成鱼主要摄食各种小型鱼类及甲壳动物(虾、蟹、虾蛄类),生殖盛期摄食强度显着降低。生殖结束后摄食强度增加,幼鱼主食桡足类、糠虾、燐虾等浮游动物。
' q, G3 L" U1 ]# \" Z6 D( Z. o' O1 o( R
大黄鱼能发出强烈的间歇性声响,同时对音响也很敏感。它的主要发音器官是鳔及其两侧的声肌。当声肌收缩时,压迫内脏使鳔共振而发声。在生殖季节鱼群终日发出“咯咯”、“呜呜”的叫声,声音之大在鱼类中少见。这种发声一般认为是鱼群用以联络的手段,在生殖时期则作为鱼群集合的信号。中国渔民早就以此习性判断大黄鱼群的大小、栖息水层和位置,以利捕捞。* i" ^+ e+ k( ?! t
8 S3 q" [$ @" z# {6 Z
大黄鱼对溶解氧的要求较高,一般在4mg/L以上,幼鱼的溶解氧临界值为3mg/L左右,稚鱼则在2mg/L左右,所以人工育苗尤其在养成中特别要注意保持溶氧在5mg/L以上,否则易造成缺氧浮头导致死亡。
, k& c( X2 q) d$ m
" n# ?& Z# H/ K! o# V# I大黄鱼分布于黄海中部以南至琼州海峡以东的中国大陆近海及朝鲜西海岸,雷州半岛以西也偶有发现。中国沿海的大黄鱼可分为3个种群:% R8 G4 f/ X  e1 E' \0 ~! z

; r8 ^% S( K7 Q+ q% W* S( G(1)、东海北部、中部群。分布于黄海南部至东海中部,包括吕泗洋、岱衢洋、猫头洋、洞头洋至福建嵛山岛附近。* N! [! l2 C+ f: H2 j6 |. h% P
5 k9 q4 R+ B, k% a
(2)、闽、粤东群。主要分布在东海南部、台湾海峡和南海北部(嵛山岛以南至珠江口)。这一种群又分为北部和南部两大群体。
$ |: l% M2 m; D/ `4 p3 E6 z0 h" ^0 u: k$ i, |# c
(3)、粤西群。主要分布于珠江口以西至琼州海峡的南海区。' d, h+ n0 o2 V/ I1 n

" k( D0 m( u' a# m& `  e+ y2 Q1 G* k. o+ V0 R0 Y4 `
' X; k8 J  U8 b# t  V" I8 L- i. \
三、大黄鱼繁殖规律( W6 A2 Z2 r; }% ?
+ N3 D5 t7 A# q  {  N
春季中国沿岸水温增高,鱼群从越冬场游向沿岸河口附近的浅海区生殖。东海北部、中部群的越冬海区一是江外、舟外越冬场,二是浙闽近海越冬场,三是大沙和沙外越冬场。
4 R! D+ |( B4 c$ ]; Z& N- J2 r) c/ s9 I3 \; C# X
亲鱼于四月中、下旬结成大群,从深水越冬区向西洄游进入吕泗洋、岱衢洋、大戢洋等产卵场。产卵期为5~6月。亲鱼产卵后分散在岛屿与河口一带海区索饵肥育。9月还有较小鱼群到江苏、浙江近岸产卵,形成秋汛。秋末冬初沿岸水温下降,大黄鱼返回越冬海区。闽、粤东群的北部群体主要在闽东渔场产卵,一路于4月下旬至5月中旬进入东引渔场产卵,另一路于4月下旬至6月中旬经白犬列岛、马祖岛等分3~4批进入三都澳内湾,于5月中旬至6月中旬每逢大潮在官井洋产卵。& z, `. p9 i( I3 ?4 g+ ?6 ^' B2 p
, C  C5 ]. c  r/ s4 ~, ~6 I
秋末冬初分散于各处索饵的鱼群开始在四礵列岛一带形成秋冬季大黄鱼汛。此后随水温下降,一部分鱼群游向60米等深线暖水处越冬,一部分鱼群继续向四礵列岛以南游去。闽、粤东群的南部群体其生殖洄游在珠江口以东沿岸海区开始较早,1月鱼群开始由外海集中到达汕尾,转向东北方向洄游,2~3月抵甲子、神泉,3月在南澳岛东北渔场和东南渔场形成渔汛,至4月结束。秋汛自8月开始,鱼群从福建南部沿海一带进入广东沿海,由东北向西南进行洄游。9月抵达饶平近海和南澳岛西南沿岸,10月出现于神泉、甲子,11月到达汕尾,12月在平海、澳头(大亚湾内外)附近,1月份开始向外海逸散。粤西群10月初从吴川等附近向硇洲岛南、北产卵场游去,11月为产卵盛期,产卵后分成小群,转向深水区栖息,秋汛结束。翌年春汛自2月开始鱼群集结于硇洲岛南面进行产卵,3月为旺汛,至4月初水温上升,正值春雨时期,近岸河口浅海水域盐度明显下降,不宜大黄鱼栖息,鱼群迅速离开,春汛即告结束。
) S' Z8 f5 N1 @8 v! t: P3 s$ D
; n, I4 q" r: K3 p产卵场一般位于河口附近岛屿、内湾近岸低盐水域内的浅水区,水深一般在东海、黄海区不超过20米,但在岱衢洋产卵场最深可达20~30米,在南海区不超过30米。水色混浊,透明度大都在1米以内,底质为软泥或泥质沙海区。中国沿海大黄鱼的产卵场约10个,有江苏的吕泗洋,浙江的岱衢洋、大戢洋、猫头洋、大目洋及乐清湾,福建的官井洋、东引渔场,广东的南澳渔场和硇洲岛渔场。6 `# s2 S4 [% S: c0 q/ |
+ m- m( A1 n' d. @5 y* \4 e' m& g
春汛产卵场水温上升到15~17℃时大黄鱼开始集群产卵,旺汛期浙江产卵场水温达17~19℃,20℃以上(吕泗洋为21~22℃,官井洋22~24℃)时渔汛结束。产卵场盐度范围在吕泗洋和官井洋为28~31,岱衢洋和大戢洋为17~28。大黄鱼一生能多次重复产卵,生殖期中一般排卵2~3次。怀卵量与个体大小成正比,由10~275万粒不等,一般为20~50万粒。卵浮性,球形,卵径1.19~1.55毫米,卵膜光滑,有一无色油球,直径为0.35~0.46毫米。
" {6 @9 M7 ?) z+ s5 l  ]6 }
) w( E' k/ q  y5 {1 g; w& |受精卵在水温18℃时约经50小时孵出仔鱼。各地方群的年龄组成不同,各群中个体的寿命、性成熟年龄也不相同:东海北部、中部群的个体寿命最长,最高龄鱼为29龄,但开始性成熟年龄较迟,少数为2龄,一般为3~4龄。粤西群的大黄鱼寿命最短,最高龄鱼仅为9龄,但性成熟年龄最早,少数个体1龄开始性成熟,大部分个体为2~3龄。
2 ?+ i' V) O$ o2 Q+ H8 c
- f8 p& s9 C3 N# x1 D6 e闽、粤东群的大黄鱼处于上述两群之间,最高龄鱼为17龄,大量性成熟个体为2~3龄。大黄鱼最大个体全长可达755毫米,重3.8千克。
0 y5 R- m8 c9 [1 G6 a: D  _  F8 W* m4 O  R
四、大黄鱼营养价值
2 U  f# Y% _: f" V1 `/ h, E6 U: R! T( u( |8 u& y0 K
1、营养分析5 I% u. P* t* @" A$ r/ _/ n
% d0 p( p! N/ R. M' z
(1)、黄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对人体有很好的补益作用,对体质虚弱和中老年人来说,食用黄鱼会收到很好的食疗效果;. d& j7 u+ @9 r: ]0 }" K; o2 T
9 F* @- l1 D" U  ]6 Z5 ?
(2)、黄鱼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硒,能清除人体代谢产生的自由基,能延缓衰老,并对各种癌症有防治功效。
, K8 w/ a2 {: H$ j6 f: }4 ^, ]
$ O8 Y' R# Q  z7 n) P2、营养成分
4 V: U/ X5 M4 a( ^; M. g3 v+ c+ Q# A  C- ?5 m0 c
大黄鱼所含营养元素能量97.00千卡;蛋白质17.70克;脂肪2.50克;碳水化合物0.80克;维生素A10.00微克;硫胺素0.03毫克;核黄素0.10毫克;烟酸1.90毫克;维生素E1.13毫克;钙53.00毫克;磷174.00毫克;钾260.00毫克;钠120.30毫克;镁39.00毫克;铁0.70毫克;锌0.58毫克;硒42.57微克;铜0.04毫克;锰0.02毫克。
5 ]0 I. n! _7 _7 l, v  v
0 V' W) |% @" ], X( I0 [- g: h$ G. N- R. t  q& A5 i

$ u$ f) R! H- ~6 G2 {3、食疗作用9 x# A8 }% k0 E

* ~" _$ j  Q; A(1)、黄鱼味甘咸、性平,入肝、肾二经;
" Z5 r4 F9 N  F$ G5 v; `$ k$ N8 \" ^% \" ~8 L3 ^2 E
(2)、中医认为,黄鱼有和胃止血、益肾补虚、健脾开胃、安神止痢、益气填精之功效;7 B( B$ y7 C3 b
; x5 Q9 o  ~8 M
(3)、对贫血、失眠、头晕、食欲不振及妇女产后体虚有良好疗效。3 I/ s" W& s2 l' k

( c( k' p) ]/ `/ H. b4、食物相克" `" E6 T& O) d$ ^8 F- [2 r+ R2 P

# c9 o: ?8 z4 N* s( G(1)、黄鱼不能与中药荆芥同食;8 H& w$ N9 d1 W1 ?& Z7 v
& [4 w1 T: [  v1 l; H+ A% g4 Y
(2)、吃鱼前后忌喝茶;
0 b: s, q) e8 I: s- K8 y7 a6 A2 D! [4 o
(3)、不宜与荞麦同食。
2 R, M4 v) n1 n, @# b, s: w6 F6 s" a4 R
* t. M* _* V  \& |+ Y, k+ E5 r

+ x( ^# y* y8 S- p4 s" F2 e5、相关人群
# K5 F. }6 V) M3 w# O, e
* t5 _( O0 |* c2 ]. S3 m# |. [# J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V( X8 @" \$ T

# R8 E" T' z2 ]- S$ ]+ S$ I(1)、贫血、失眠、头晕、食欲不振及妇女产后体虚者尤为适宜;: p' f. V# y3 h: `! D8 w

* a* @# T( m2 X(2)、黄鱼是发物,哮喘病人和过敏体质的人应慎食。
9 `7 z6 S( m  a* Z0 d
3 t0 A, r* O3 ^3 H: p. X" j$ C# C五、海钓大黄鱼技巧% Q6 `4 Q2 _# y+ v
3 X! }  }5 q' h
1、钓点与鱼饵选择
( l1 l& A+ R. _* Q" Q' G- M3 `
5 }/ h# p9 G8 J: e+ }(1)、大黄鱼在产卵场产卵后,很多失群的大黄鱼就分散在产卵场所索饵,在这种地方容易钓到。
7 L" I" o! {; |3 e# {% q
/ K/ l9 B+ n- x  L; c(2)、大黄鱼有向沿岸洄游产卵的特性,因此,这些地方应是好钓点。
$ k+ U2 _* k3 ~3 A1 o1 K4 [2 d7 O9 p
- F. ]& f6 r  [. R% ]& L. r/ n(3)、垂钓时,钓点应定位于水体中下层。3 \4 B* s: ]1 Y/ ?

& n5 H" R1 W$ P( ^8 P9 W大黄鱼为肉食性鱼类,但幼鱼和成鱼的食性有明显的区别。+ f/ A# K/ }" k5 [5 `& L8 `( J
7 M, q. X( W1 A1 g
体长12厘米以下的幼鱼以浮游动物的桡足类。糠虾和磷虾为主。14厘米左右的幼鱼以浮游动物及小鱼类为主,随着个体的增长,便以小鱼为主了。
5 [& t4 }% \5 r& p7 S; X1 c/ n8 G% k- [( q' I6 c8 C
用作大黄鱼的钓饵很多,如小带鱼、黄卿鱼、乌贼、鲻鱼、牛肉、沙蚕等。装饵时,小饵可整条装钩,大饵可切条装钩。
2 F9 R3 x% Y* G
* ?4 [& u. f4 D4 ~' [$ K2 d+ j& x0 @$ Q5 i* r: Y
2、海钓大黄鱼钓法技巧5 V2 L, w& I* U# T! N
  d7 `$ }% f# Q/ [% _3 x
(1)船钓大黄鱼
0 b' u- [& R- T5 |2 E
5 M) w5 e7 A& w' {& M- L7 _大黄鱼喜栖息在深水区,乘船出海垂钓是一种较好选择。大黄鱼个体不算大,选择中等结实钓具。船钓海竿竿长2.0-2.4米,中型线轮,能贮直径0.4毫米的钓线100米左右,中号钩,钩组用串钩,串钩拴法是坠上拴4-6枚钩,坠下用双钩,坠子用茄型或吊钟型,坠重150-200克。. c0 ?0 t+ u' W0 }- n- h5 C
6 L% h8 m5 ?# k  z& n  s
垂钓时,将投人钓点的饵钩沉入海底后,稍停片刻,可将钓线轻轻提起,离开海底30-50厘米时再缓缓放下,如此反复提放,引起大黄鱼注意,它见了饵食,自不会放过。当能明确感到鱼儿在咬钩时,不能急于提竿.当鱼儿扯住钓线游走时,这时鱼已钩牢,扬竿即可把鱼儿钩住。* m  r# N& A; G$ g
/ q" t4 d8 ?2 w" o

% B: `- O) g4 `) q; }) E6 q(2)、滩钓大黄鱼; [& ]$ f% h( p! E

  R9 H( C, B; t$ R8 w$ b大黄鱼怕强光,在傍晚后会游向岸边觅食,产卵后失群的大黄鱼也会在产卵场附近觅食产卵,这时由于大黄鱼离岸较近,可用滩钓。
' }! o  R. \" W( j" i& c7 ~; U/ E( N* t5 N& o
滩钓选用长3.6米以上的海竿,其余钓具同船钓,垂钓时,将饵食挂于钩上。把饵钩尽量远甩,然后支竿挂上小铃,即可静候鱼儿吞饵,待竿急弯时即可扬竿得鱼。, ~7 G, ~$ |( d

5 E. Q- b/ _2 X0 WTips:
7 v: L2 r" n7 `$ f8 W. r
$ @+ e7 @  @' j1、大黄鱼对异味较为敏感,鱼饵必须干净,避免沽染刺激性气味。
+ c3 l; N4 B5 S$ f! {
, c% T6 o; f/ d5 V; m2、大黄鱼吞饵较猛,常把饵钩吞人口中深处,要准备好摘钩器,以利摘钩。
3 K: S, W' o" _% k3 j& d8 G3 m% o7 Y0 b3 B' A( ]1 W
3、在用串钩垂钓时,各钩上的钓饵可以不一样,这样可同时钓几种鱼。
3 ]0 o) [6 G, V! z$ T/ o) l7 ^2 Z9 u
4、大黄鱼在水中能发声,且集群性强,若听到大黄鱼的声音,即循声垂钓,收获多多。
) H( ]2 {& [5 K$ |6 v$ R2 l+ p3 B( \7 o)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踩过的脚印
收藏
收藏1
分享
淘帖0
支持
支持0
反对
反对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精彩评论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沙发
星光灿烂zwx 发表于 2016-4-21 20:22:04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admin 发表于 2016-4-21 23:41:25 | 只看该作者
星光灿烂zwx 发表于 2016-4-21 20:22
' @* ?- d4 `2 O学习了
" |# L/ L7 q6 P* I; e9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懒得打字嘛,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抖音号
打开抖音扫一扫

客服电话:186-2180-4396

客服邮箱:87754192@qq.com

微信号:haidiaorencom

Copyright@2012-2026 haidiaoren.com All Right Reserved.[网上营业执照]

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