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好的矶钓竿, 总结如此---轻、挺、韧、秀!
% U4 Z1 d) ^3 P) X7 X- x
" R3 S! i; b$ s* X7 ] 第一个“轻”字,这个字最直接、最简单。从操作性上讲,杆子越轻越好;从材料上讲,制作杆子的材料限制了杆子的重量。当然,杆子越长自重越大。我希望5米3碳素轻矶钓杆重量在200克左右。 U- r) A" z- H( g# G6 M& P
. f- q! X& o3 S9 u- m& M2 ? 第二是“挺”字。相信钓友们拿到一支新杆,第一个动作就是将杆子展开抖动抖动!这个动作实际上就是观察杆子的静态的挺度和动态的挺度!3 L1 T, o1 V5 {$ l5 L
+ D1 c& w3 W4 H2 r q0 i4 Q 水平握持手把,杆尖挺直下垂少者为佳;决不能有左右弯曲;缓慢下拉杆尖,杆身均匀弯曲没有突出弯点!在下拉过程中不可以有“响节”声。这是静态的“挺”。( {* |* t6 H7 K
/ S" O% g# {8 U+ e ]" [" i
在下拉到一定程度后,突然放手,查看杆子的回弹状况:第一次回弹,杆尖应该回弹超过水平线,回弹最高点距水平线越近越好!第二次。。。第三次。。。回弹次数越少越好!这个性能反映了杆子的稳定性,其直接效果就是影响抛饵的准确性。当然,这时也不可以有“响节”声!
/ }- |; _9 C {+ A: h& e: h) @& ^
如果有“响节”声就表明制杆模具精度不高,制作工艺不精!5 U4 e) i8 t: v' R7 H8 t
& B8 ~0 a" s/ f+ U$ {6 S4 p
杆子的静态的挺度和动态的挺度,基本上是由制杆材料的弹性模量和阻尼系数确定。
( t* k' ^1 [. R; Y* I5 a# E% }
: B8 D9 {' @6 u {. X 一般碳纤维含量越高弹性模量越大,制成的杆子回弹越高越多;如果碳纤维可以纯净到金刚石晶须,那么它的弹性模量就是无穷大!所以说碳纤维并不是越多越好!要想把一丝丝的碳纤维集合成钓竿自然少不了粘合剂——胶!粘合剂的品种规格较多,不同的品种配伍使用可以最终调节杆子的弹性模量和阻尼系数,以及第三个字“韧”!
+ t* n C3 P3 c0 H6 c
" r) w, Z9 S9 u! c8 a/ Z “韧”字比较好理解,但是却难以测试;脆与韧相对应,实际上我们是要避免“脆”的杆子;经常是,只有秆子突然折断后我们才知道它到底有多脆!
6 c# k Y. W7 h6 Y; m
; {: i# I: P$ _; {0 V( U& U 其实在查看一支新杆时,我们可以通过敲击杆,壁倾听回声判断它是“韧”还是“脆”,较“韧”的杆子回声较短,基本上是类似金属声再有一点“皮”,或者硬木类的声音;较脆的杆子回声会较长,基本上是类似瓷器、玻璃、陶器声音,如果加有“砂”声必定是脆的!
0 V: Q% ?0 w- t- _% g% y' y0 ~$ Q+ K+ x1 B
第四个字“秀”,表面上看就是涂装的秀美。但实际上,钓杆的涂装有许多讲究,美观只是其一,防海水、防紫外线、调节表面张力(防粘线胶膜),防止尖锐物品磕碰。。。甚至提供杆身一定预紧应力,进而调节钓竿的调性!* h- H9 ?7 W8 e% _* R. R
. S4 ?2 E+ S0 `# J5 x) V8 |
钓竿的最高境界是调性!# z; D- e4 m a/ ~' q/ w
5 D( w5 i8 f1 d) C) L
弹性、韧性、杆管尺寸(长、经、厚)的不同组合确定钓竿的调性!, m$ l3 Z! ^9 N9 l0 ^% [! l; k
# ]1 M* S$ c5 K. e
7 S8 A) l& H" Z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