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海钓人网

海钓信息一手掌握

亲爱的钓友,欢迎!

已有账号,请

如尚未注册?

挑战大黑鲷

[复制链接]
3349 1
admin 发表于 2012-6-2 10:09:35 | 只看该作者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常看一些钓鱼录像带,发现许多人钓黑鲷的时候钓竿的角度都略微向下偏。而且我也经常把竿梢压低,使之接近水面。为什么呢?因为这样做,线受风力的影响较小,水下钓饵的动态也更加自然可信。
% W) R0 l! E- o( K5 R+ l8 I( X! }( Z, E  当然,当水下水流被搅乱,水泡翻腾波及到水面时,为了免受其影响,有时要将竿梢向上提,或者操动竿梢,将被水流搅乱的钓线拉直。除此之外基本上都采用“略微下垂”的姿势。, Q* U% I* F* n: _5 ^1 T
  看过录像的人可能已经注意到,钓鱼名手江头弘则先生无论何时总是将钓竿向上扬着钓鱼的,除非风力特别大,他一般都以45°左右的角度在持竿钓鱼。这在其他名人那里是难得一见的。1 ~( v/ j$ P; F4 W- Q
  “在钓大黑鲷鱼时,前几个动作是决定胜负的关键。一旦觉得鱼和钩已挂牢,就不能给对手喘息的余地,即使马上硬拽也要逼迫它浮出来,尽快地解决问题。”
" O4 P0 z: K0 _- \2 f+ i8 B* \  “如果竿梢向下,鱼挂在钩时的角度不好(弹力不起作用),这时加大力度拉竿的话只会不断地出线。这样一来黑鲷岂不朝相反方向逃走了!如果钓钩已经被黑鲷给吞下,断线的可能性就会大增。”
$ a+ X/ Z, b  Y5 \  “一开始不出一点线,先利用钓竿的弹性抵住它的冲劲,再用力硬把它拉过来,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就可以再用力把线卷收上来让它浮出水面了”。江头先生就其“立竿钓”作了如上解释。9 M1 T. z+ r5 Y7 j& ^- c4 c
  尽管他考虑的是大型黑鲷,但是来到鱼场,即便只能钓30厘米左右的黑鲷,他也要自始至终把上面说的钓姿认真地做出来。据他说,“这都已成了习惯性的动作了”。' b& E" \: z6 I  ^5 Y
  的确,大型黑鲷钓起来十分得劲,但有个令人头痛的问题,就是它的牙齿。如果把鱼钩吞下去的话,哪怕就是3号、4号粗的脚线,只要它稍稍摆头折腾一阵立马就断线。
# m6 w/ z8 s! B% }0 L& A# a4 k  当然,用6至8号线的话要牢靠一点,而且线身偏硬不易被吞下去。在夜钓的时候钓钩多数都挂在鱼吻上,但是白天效果不佳,特别是大型黑鲷,几乎钓不上。
# L5 T7 y6 @+ y0 R; H  也许是大型黑鲷的视力好的缘故吧。我发现越是用细的脚线,上鱼率就越高。: ]6 H* n3 }0 @# t$ s3 o0 n4 n
  11月末,我得到一次观赏江头先生实钓的好机会。地点是爱媛县。这个地方是有名的“名人钓场”,几乎每天都有人上礁垂钓,所以聚集在四周等候鱼饵的鱼类众多,刚刚抛撒出诱饵,便很快引来成群的黑毛和黑鲷。这里至今仍然有不少体长超过60公分的黑鲷出没。
  b( i# C. y/ z* v  但这里的黑鲷也“刁”得很,食饵时不吃挂在鱼钩上的钓饵。无论你如何将钓饵和撒饵混在一起,钓饵仍然完整无缺。' `$ T' H" _# b3 I4 L' V
  因为它们对撒饵有反应,也就是说这些家伙都在食饵。但它们偏偏不食钓饵,这就说明它们也许能够看见钓饵上方的脚线。( C3 h9 Z: n/ n6 h, L* H" }! a
  然而,从观察到的黑鲷的个头大小来判断,要是使用2.5号以下细线也不妥当。
' U) ]# Z$ |! O+ i  就在此时,离我们大约3竿远的海面上微微地掀起了一排水花。这排水花与迎面而来的波浪撞在一起,产生的波纹改变了水面原有的模样。$ t6 N# w% d2 y9 Y6 ~
  江头先生注意到了这一微小的变化,立刻将浮子从原先的“FT滑溜溜EX”换成了GZ,并且在浮子挡皮的下方加装了GZ铅坠; i' X1 N4 p( V+ R
  “因为稍有侧风,这样做是可以防止远投后钓线受风吹的影响,钓饵会偏离撒饵区域。”江头说明了他的用意。为了这一次投钓,江头先生也按自己的思路变换了钓组。
3 K2 D. F$ C/ w* Q' N  变换后紧接着投竿。只见那浮子很快就沉入水中,一条47厘米长的黑鲷被顺利的钓上来了。这就印证了江头的一句名言:“浪花掀起处,黑鲷食兴高。”8 s. i7 q$ `; |) Z2 e
  上鱼的高潮在上午10点,此时正好是退潮结束的一瞬间。钓位的左边一侧铅坠缝隙一带出现了新的层层浪花。, |1 }) x: [; X  N1 o' [% d- g- u, \
  江头先生发觉这一“新情况”立即向浪花处抛出大把的撒饵,再将钓组投入那片水域。
2 N3 ?! l7 \( p  c  江头先生哪怕是在紧张的钓鱼过程中,也不忘“留心”注意四周的细微变化,特别是周围海水海浪的变化。如果出现新的浪花,哪怕是小小的变化,都绝对逃不过他的眼睛。* e* }6 J  E" r% v% a
  浮标迅速地滑入水中,鱼已咬钩了,挂紧它!同以往一样,江头采取的是“立竿”钓姿,再一用劲,竿身已经呈垂直状态了。这也是最能够发挥弹力的角度。  l8 F1 q' Z  |3 J8 ^+ X
  随即而来的是水下的猛烈挣扎,江头先生对此“以硬抵硬”,双手将渔竿向上一顶,让鱼儿在水下无法转身。甚至还被拉回一截来。不容鱼儿作喘息,江头先生立即开始卷起渔线轮来,鱼竿此时仍直指天空,他一手抓竿,一手强有力地卷着渔线轮!/ E* Y( }" G+ c; J" l& Y6 p
  我自始自终在一旁观看着,感觉他卷渔线轮的动作十分成熟干练,好像不太费劲。我心想水里的鱼“顶多也就是40厘米左右吧!”当时我也并没有太在意。* K, E0 [* z3 A/ U2 o
  可是这时水面传来了“哗啦、哗啦”很大的水声,令所有的人都吓了一跳!; v1 P# m, a0 }( Q! s
  仔细一看,水面上正翻腾着一条茶花色的大黑鲷!还未等我缓过神来,一只抄网已将它抄上岸来了。- \/ @" i7 f# c( w- {
  从咬钩开始到抄鱼入网,总共大约只用了20秒时间。这么短的时间,如此激烈的搏斗,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 F* m4 |+ c" [: B# o  大黑鲷只要在水面摇头摆尾,不用几个回合就可能拉断脚线。江头先生没有给猎物喘息的时机,就将它收入网袋之中了,而且这只网袋似乎还不足以完全盛下这尾黑鲷(后来才知道,这尾黑鲷全长61公分)。
, D8 H- E7 _% a# D9 t  y  江头先生从鱼吻中取出2.5号粗细的脚线。而鱼钩已被这只黑鲷吞进肚子里了。
/ v/ q* T$ ]/ a0 H$ o; p0 D8 w3 E  回想一下,如果当时黑鲷刚咬钩的时候就让它游动,这条“大家伙”也许就钓不上来了。因为这么大的黑鲷窜游出去的话,谁都难以让它停下来。如果再容它反转掉头,来回2至3次,线轮逆转出线,最后就免不了断线的结局。7 a, o2 T& L, k% b. D$ ^2 C* o
  因此不让它游动窜逃的最好办法,就是采取立竿钓姿,充分利用竿的弹性,硬对硬的收线,卷轮的方法轻松地将黑鲷制服了。“关键在于绝不给黑鲷掉头的机会,让它只能朝着一处,而且要尽快地收线,在它没有时间转身游动的时候,就一举让它浮出水面!”这尾61公分长的黑鲷获得,再次验证了他的理论是正确的。
& U) a+ K" p( K0 z' B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每一次都能取得成功。即使是今天,在总共5次咬钩中也出现了2次脚线被拉断,和一次脱钩的情况。而这3次水下的挣扎力度颇大,想必都是大黑鲷。
: c2 B, x8 s1 t/ L  A( L  同钓鱼的另外二人,每人都有一次大鱼咬钩,却都被咬断了脚线,只有江头先生成功地钓出了2尾鱼。
  L9 q- \- V3 v$ i9 ~$ y/ i  虽说能用2.5号脚线钓上61公分的大鱼,已算是很了不起了,但鱼不太进食,江头先生却能接近5次使鱼咬钩,其技术水平之高,真令人惊叹!, F/ ]' [% G  M) |" K# G; S
  真不愧“江头名人”的称号!9 Y) Q8 x0 a) U$ d+ r! Z
踩过的脚印
收藏
收藏1
分享
淘帖0
支持
支持0
反对
反对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精彩评论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沙发
supersam 发表于 2014-12-18 22:57:29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懒得打字嘛,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0

粉丝228

帖子3444

发布主题
热门视频
一周热帖排行最近7x24小时热帖
抖音号
打开抖音扫一扫

客服电话:186-2180-4396

客服邮箱:87754192@qq.com

微信号:haidiaorencom

Copyright@2012-2026 haidiaoren.com All Right Reserved.[网上营业执照]

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