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6 u2 t0 q' b l8 I* R 而且在有水流的情况下,水中的含氧量会比较高,这也有利于鱼活动觅食等行为。加上在水流冲击下,水中的微生物及水藻漂浮,做成充满食物的环境,吸引小鱼或水中生物在这环境下觅食,大鱼也成机这段时间加入觅食。 ' W7 A$ f2 H' u3 @9 ?4 O0 q 1 V8 e6 X# s/ U0 o# e; U" `& F 9 H! \$ D. q# J6 y 所以水流对钓鱼是非常重要,浮游矶钓是在固定钓点上垂钓的,因此不能像艇钓一样,可以追着流水走,因此在选择钓点时,必需把流水考虑放在第一位,在我的经验告诉我,一级好的钓点必定有很不错的流水5 d. T2 W' L) E8 O2 V. P
0 `/ F9 [ y @0 B 7 i) P/ a1 F+ ~- t# `, X) P 那么我们怎么样选择有合适流水的钓点?细心观察及经验是不二法门,我曾经不少过一次说选择钓点最好在天亮时进行,因你可以观察水流及变化,当然那时候可能尚未有流水,这样经验便变得重要,因为一些有形的东西,便会提供一些线索,给予判断水流方向及变化。因此除非你对所要钓的钓点非常熟悉,不然的话,最好在天亮之后才寻找钓点。5 l/ K3 e( [1 o8 m
! I3 X5 p4 b: E+ a9 I0 |/ v. r : d# }" F+ ]% z3 T 当你选择好钓点后,你便要开始制作诱饵,诱饵需要按当时的水流而制作,诱饵的比重要视乎当时水流速度而决定,速度越高则比重越大,反之则越轻,同时流速高时南极虾应该切碎,用意是增加沉降速度,这样可以增加在高流速时对诱饵的控制能力。《在没有高比重的诱饵粉的配合下,可以把诱饵的湿度增加,从而增加诱饵的比重,但不要忘记把南极虾尽量切碎。 1 ?7 X/ C3 X1 ?$ s8 p + o- u% @2 Z/ Q$ v 7 g" ~8 o! D. k. f2 `( v, H3 ] 在诱饵制作好后,建议在钓点打一些诱饵,然后观察诱饵在水中的状态,从而得到流速及流向的资料,这对于我们制作钓组,是有很大的帮助。制作钓组时,应考虑当时流速及流向来决定使用什么钓组,及钓组的组合。流速高时我会倾向使用高自重的浮波,而号数方面也会选用大一点的,例如5B、8B或1号,因为高自重的浮波会比较稳定,而大号数可以使钓组有较大的负重,这样有足够的空间来给钓组多一点的变化。 5 l ~ V) e# B3 ? @" a5 w . P8 s" M8 W% m: I( ` / _) ]9 [7 u N! B9 ^* l7 e6 A* l 钓组除了反映鱼讯外,也有探流定位等作用,如双丹锥或二段式的钓组,就是可以反映当时水流状况的一些钓组。所以利用钓组把流水视像化,是观察流水变化的一大手段,因此在垂钓时,不要单单看钓组的鱼讯,也需要注意钓组反映的流水变化,从调整打诱饵方法及钓组组合,使钓饵不会离开钓层,同时诱饵不会离开钓手预设的位置,而使到失去同步的目的。一个钓手必须知道流水是每一刻都在变化,必须清楚掌握流水变化,才可做到诱钓同步。# S8 l, Y) r9 w, e5 \; O- c1 g
# ?, \0 A7 G8 }1 e8 u7 W, ?$ w% a, J ; a0 f @) o6 ~) ]' @' l 钓点的流水会受到温度、风向及海水密度的变化而改变,所以同一个钓点的水流是每日不同的,虽然钓点的海底地形是不变的,因此基本上水流不会有太大的改变,但不要看少其它因素所产生的变化,因为这些小变化就足以做成打龟或爆钓的结果。如果要有稳定的钓果,我们在选择钓点时,就必须把这些因素都考虑进去。9 q B5 B; j. @( v! L- V, c
1 o% K* |# M P) o" y4 G3 `; K, S) \7 A8 e
一些很常见的关于水流的名称,其实都是这些变化而做成,如海水温度变化,会造成海水上升或下降,这时候如果浮波经过这些上升或下降的海水,这便会发生涌升流或吸入流。当然不单只温度变化会造成涌升流或吸入流,海水密度的变化也会产生这些现象,若果涌升流或吸入流是在不同时间同一地点发生的,这样便可以是由海底地形所形成的。 ; H7 }/ g' k9 h, F+ j- y + N# D2 g4 U% C) f, a) j ' n8 q- C1 R k3 K' H$ }( W 不过对水流影响最大的,就不是温度密度了,而是风。特别是本地这类浅水内湾型的地方,风对水流影响很大。各位钓友有没有尝试过,在生流的日子中,水流应该比较活才是,但奇怪的是结果水流比死流还要死,这是因为风产生的流和原来的流水相互低消,使到水流缓慢。又或是影响很多钓友的二层流情况,很多时便是由风所产生的,在冬天这个情况特别多发生的,而在大东风或东北风水干流时,这个情况时常发生。3 M3 R1 S& g. `, z, i& d, l
( J! k2 a% G+ E- G3 Z
, ^9 e, V% n4 G+ v4 d 所以选位时建议先考虑流水,其次是风向风力,最后才是石口的因素。& U! h) F9 r: ~( M7 p9 b3 A
8 l. x( g) K( F& g. \9 D7 _8 i& e1 m9 E( l: T- a( A O n
水流在海中流动时,是会留下足印的,只要细心观察,便会发现它的存在及方向。 / e0 i7 F7 k1 d% u# r$ S! K0 k) _6 n3 r
' j( K, |# o$ Y( e) p
此外,由流水的颜色便能判断当时此水域的鱼群活性,例如海面呈现白色及好似浮着一层油脂一样反射着白色光线,这个水域内的鱼群活性很高,在此流水中作钓,中鱼率会比较高。2 Q* M7 i0 g2 R4 A% [
! h9 J9 P/ ]0 N1 t, c2 _, f+ @- k0 T: f1 Y' c' Z2 q
而当流水特别的清澈时,水中的微生物含量比较少,而且鱼可以轻易从水中看见岸上的钓鱼人及水中的子线,因此是不利于垂钓的,不知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验,钓鱼当天水清见底,但钓了一天,收获很差,在这个情况下,就要尝试远投,及选用比较幼及和水色相近的子线,市面上有一些品牌的子线,是经过特殊加工,使子线在水中的折光率比较低,这样便不易被鱼所发现,大家可尝试下。% w5 v3 c V. ]
0 v2 e. e+ I& X1 ]' I
4 k' C* C: |( S$ |! n
而在夏天时,海水温度上升,这样会加速海水的流动。因为会做成我们时常会听见的蓝水,蓝水水中的含氧量高,有利于鱼群觅食,因此是一个垂钓的好日子,特别是钓水面鱼。% \* h& ]4 k S. I, _# }
, M+ A# c6 E2 ~/ t) E0 V% v, B! v& l; o# k* [9 V1 E w
随着海水的涨退潮变化,鱼的上钓率也是千变万化的,在水深钓场一般在退潮时对钓鱼比较有利,反之,在水浅钓场,涨潮对钓鱼有利。暂且不考虑海水的流向,只是考虑到海水的涨退它们就影响着鱼的上钓率,那么海水的涨退潮同时又影响着海水的流向,若把这个因素加上,则鱼的上钓率将受到更大的影响。一般而言,如果在涨潮时候钓果好,那么在退潮时候,海水流向会完全相反,多数情况下钓果不好。 4 Q4 ~' m: p0 r' [) E0 U) S5 I. j5 y
~- {5 ]5 M! R* t
一天之内能够钓鱼的时间,会因应地域不同而有所不同的,姑且以钓十小时为例,那么潮水是每隔大约五、六小时发生一次变化。那么钓场只是在一段时间是对钓鱼有利,这样必须把握钓场最佳时间垂钓,断断不能错过钓鱼的好时机,如果把握得好的话,更可以有二次黄金机会呢。 : G0 p @" e) }- t( Q( o1 P( N y, O 4 R# u: i3 Y" D* t9 v" @ ( s' f9 a$ A$ W$ g2 p% M5 x9 G 还有要留意在涨潮的时候,也许鱼会随着海水或追食猎物而游到矶石附近,鱼的警戒心会比较低,所以标点可在脚边。但相反在退潮时,海岸的海水相对变浅,鱼的警戒心会提高,应改用远投,把标点放在离岸地方。 ! D* o2 t3 [ `. D( M8 Q( ] 2 c2 g( g8 W" O2 Y; Y5 R9 F) \* d: F# B( Z5 b+ G- A2 [5 k
总括流水的特性,可以分为显隐二部份,显是指清楚可见的,很多时流水是清楚易见的,只要钓手细心观察,便可以察看流水的存在,有些时间甚至可以看出流水方向及流水速度,但实战时郄没有这样简单,钓手明明以为可以把握流水作钓,但往往会不如人愿,这是因为还有一部份隐性原因存在,隐性是指不容易用肉眼可以判断出来的,这包括海水温度、密度、风及水底地形,这些因素会影?水流方向、速度及颜色等,而最终会改变预定的钓果。所以一个好的钓手,会不停地留意身边流水的变化,随时作出应有的修改,使到中鱼率上升。- O$ F+ `1 K. N7 y
. V) j1 d9 C+ w' S 9 r2 E: s6 K, _# f, s( E 各位钓友在看完此篇文章,可能还不明白我所表达的,这可能是我词不达意、或钓友从来没有留心流水的变化、或不重视流水对钓鱼的重要性,希望钓友在看过这篇之后,可以对流水有重新体会。 4 ?* b' l5 d; M' K* K" e v: @, Z. L 作者: hepuluojun 时间: 2015-1-26 04:08
精辟,受益匪浅。谢谢分享!!作者: johnyjwang 时间: 2015-6-23 18:40
上来看看,多多学习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