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洋 有关低水温用南极虾饵钓时考量的事/矶钓的好文章集
< 有关低水温用南极虾饵钓时考量的事 > 在我的经验裡,低水温时黑鲷确实是比较不活泼,就算饿了想吃时,活动力也不是太好,这也许跟所属冷血动物有关,体温跟着外界温度下降,想动也动得僵硬些。初始30年前碰到这种环境情况,不免俗也很俗的把钓棚拉给它拖底,也还能钓到一些吃到黑标的鲷~那情况下可不是鱼黑的标,是鱼咬住了饵,水流还是推动钓组前进,末端受到牵制,流到极限标自然就拖没黑了。这样钓常常有时抽的是空竿,还有就是挂底跟渔讯难以分辨,反正就是拖底矇着干就对了!
当时鱼多鱼体也大,嘴巴也是大,拖底矇着干好像也没啥问题,起码还能在寒流天钓上几尾鱼,也就自以为得到真经,悟得绝学了,低温拖底就是硬道理。直到常去惯去的几个冬场被自己操练7-8年后,开始发现冬季低温期越来越难钓到鱼了!?
这才开始重整快长茧的钓鲷淤塞思维~~也差不多在同阶段的上下一两年间,就算在水温正常期的鱼,也不是如以往那麽好钓了。
週钓一族可以把它想是说:「啊!鱼没靠啦!」
或者是:「啊!生态不好了,鱼少了啦!」
找个理由塘塞安慰自己,反正第2天上班去,管他海边是啥状况。总之一年能让他钓上几趟有鱼的,就满足了,再把那几趟的钓法当做真经收藏,开山立派传子传徒去啦!
但,对我这当年必需天天钓才能活下去的重症患者可不行,天天出门,老钓不好怎行?!
怎麽办?只有试...试....试,钓鱼这东东绝对不是坐在家冥想能通悟的,特别是矶钓,囊括的环境条件与对象鱼种是所有咸澹岸钓项目中最广泛的,能光用想的就想出门道,那还有啥好玩的。
近底的鱼不好动+咬口轻~~首先要解决的是,如何在第一时间侦得讯息?
各种方法试到最后,唯最精准的棚深为首选,也就是说让钩子和饵刚刚好触底,但又不拖底。当然海底是不平的,要做到这一点,只能除钓组长深上尽量准确,还要在子线的3M间做些弹性空间运用。也就说视标点水流"拖动"钓组的速度,在流动过程中不同位置,做操作上的轻微延时控带,有如黑暗中摸索探底的概念,让饵在每一段流距中,都有几秒钟的近底稳定棚层,而不活泼的鱼大多就是在饵状态稳定时,欺近含咬,在控带鬆放之后,调至平水的波波,就会有异样出现。~~~这是得到第一时间讯息的个人经验参考。
能得到第一时间含口讯息后,后面的工作就比较容易了,在低温期用小点的钩、小点的饵,让含口的鱼容易把钩和饵那入口腔中,才有更大的着钩机会。而对应这一步,你必需整出相应的诱饵,来佈置这样情况下的标点,让鱼把你的钩饵当作诱饵群中自然的一份子。这种时候诱饵中的麦片、玉米碎等沉底快的硬物是害群之马,第一它们会让原本活动力就不高的鱼,把注意力都集中到底部,你那流动钓组末端的钩饵,就变成只是个流动道具,在它们视线以外阿飘(鬼魅)般的静静流过。而冷水中鱼的饥饿感本就弱,再给它们吃下几片麦片入胃囊浸水胀大后,它们也就觉得够了躲到礁边假寐去,还钓个鬼喔!
也正因此,听过一些论点说:钓鲷不用测水深!~~个人认为是很不懂得钓鲷的认知。相应的若用全游动方式来钓黑鲷.....也只能在环境达到一定条件时,鱼活动正常活跃的情形下,觅食层广泛时才比较有机会,要不总是要放到底才能中鱼,那又何必用全游动呢?!
提示这几个重点,应该对各位思考如何在低水温下安排策略有点帮助。
.......................................................................................................强调拖摆操作优势的平顶内凹造型,在缓流标点或是矶冲标点,当运用控带追打诱饵策略时,尤见效果,是属于技术运用款式,在这样操作环境下,顶部凹槽高缘部份调校至平水位置,效果最好。而在不想强调控带操作的水势较活络,或远钓场合,也可调校为,凹槽底端在水平位置,高缘在水平之上,对鱼讯侦测的敏感性,会相对高过圆顶款式丹锥在浮水高度相同时的表现。另外,凹顶造型也很适合运用在全层钓时的负载垂钓,在水中对稳定棚层有极佳效果。
G01 规 格 孔 径 重 量 最大直径x高度
2B 2.5mm 6.4g 20.34mm×32.37mm
3B 2.5mm 6.1g 20.34mm×32.37mm
4B 2.5mm 5.7g 20.34mm×32.37mm
5B 2.5mm 5.3g 20.34mm×32.37mm
小体积的传统丹锥造型,运用不同的调校程度,是最能适应各种场合环境的全天候武器,是老手四方征战时,袋中绝不会缺席的战备款式。G竿标准色的彩粧,让您搭配手中的名竿,在垂钓时更显专业风格。
G02 规 格 孔 径 重 量 最大直径x高度
2B 2.5mm 9.5g 23.59mm×35.29mm
3B 2.5mm 9.1g 23.59mm×35.29mm
4B 2.5mm 8.7g 23.59mm×35.29mm
5B 2.5mm 8.4g 23.59mm×35.29mm
0.8 2.5mm 7.2g 23.59mm×35.29mm
1.0 2.5mm 6.5g 23.59mm×35.29mm
钝顶的传统丹锥造型,搭配小巧的体积,不管在缓流或是滚动的标点,都可轻鬆的驾驭操控。体格虽小但是圆厚的身形,就算在矶际翻滚的返激波中,也能轻易的引领钓组,随着流筋行走。而在静水的港湾,只要调校得当,它也能忠实随着连钓者都观察不出的潮流移动。
G03 规 格 孔 径 重 量 最大直径x高度
2B 2.5mm 7.2g 21.52x33.25mm
3B 2.5mm 6.8g 21.52x33.25mm
4B 2.5mm 6.4g 21.52x33.25mm
5B 2.5mm 6.1g 21.52x33.25mm
0.8 2.5mm 6.8g 23.02x39.55mm
1.0 2.5mm 6.1g 23.02x39.55mm
1.5 2.5mm 5.8g 23.02x39.55mm
上来看看,多多学习一下。 校长的好文章,现在是很难得的 逍遥游 发表于 2019-10-28 12:0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校长的好文章,现在是很难得的
是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