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佬 发表于 2012-3-30 06:21:00

澳大利亞黑鯛

中文學名:澳大利亞黑鯛
拉丁學名:Acanthopagrus australis
日文名稱:オノスラりアキチヌ
本港俗稱:白鱲


與南方黑鯛一樣由側線至背鰭間同樣有四片大鱗及一片細鱗,但不論大細被釣獲時體色較為偏白,背鰭及尾鰭的後緣均有一條黑帶,咀裂較其他黑鯛為大,牙齒及顎骨相對亦較巨型。在冬季正釣期時釣獲的白鱲體型都較為寬闊,特別是抱卵其間其掙扎力極為強猛,但到春季時特別是產卵期剛過的時段,其體型會變得窄長甚至於偏瘦,而力量亦減弱很多,不少紀錄魚都於這時被軟竿細線釣起。除了在產卵期的前後外,一般牠都比較願意生活於咸度較高及深度較大的外洋海域,事實上牠的迴遊路線在夏秋等季節都是遠離岸邊,即使在盛夏外礁夜釣時可釣獲較大型的成魚,也屬落單了的個體為多,只能算是特殊例子。

在靠岸期間由於要争取適合於覓食、交配及產卵的場地,所以較常出現於潮流通暢的沙石混合海床區,特別是有大量海藻的場合更是其最愛,但到夏季反而於沙泥或全泥底的海床較常見牠的蹤跡。而這段期間牠比較偏好於生猛的餌食,但於靠岸期可能由於要攝食足夠的養分,以備交配及產卵之用,食性會變成葷素不拘軟硬無妨。在各種黑鯛中牠算是較願意離開底部到中層進食誘餌的一種,這可能與牠所擁有較龐大的體型及較高之泳速所至,但對人工建築物及流速緩慢的場所不太有喜好,所以中大型魚都以在外礁的荒磯,及流水暢通的地方釣獲居多。

雖然不少漁民堅稱牠可擁有超過十斤的體型,但這種單靠口耳相傳的資料實難以盡信。目前被釣獲最大者仍未超過七斤,長度亦在六十五公分上下徘徊,不過在黑鯛家族中已算蠻巨型的了。

而牠亦是種完全不惧怕粗線的鯛,在進行浮游磯釣時,特别是產卵期的前後,只要餌身能吸引到牠,即使是 5 號、8 號碳線還照咬不誤,更離譜的是連夏夜石鯛竿沉底的粗勇釣組,子線都在 15 號以上,牠也毫不抗拒!所以根本不用拿軟竿細線與之週旋。

宠爱国荣 发表于 2012-3-30 07:12:04

细佬发帖辛苦了

wingkee 发表于 2012-3-30 08:39:13

珠三角地区叫-----白鱲.

kdj52999 发表于 2012-10-18 14:44:35

:lol

心随☆潮动 发表于 2012-10-21 09:36:57

我们这也叫大白腊

泥蒙 发表于 2012-12-12 09:24:45

{:soso_e179:}{:soso_e179:}

蜗牛 发表于 2012-12-12 11:42:58

:lol这个拉力够猛啊

矶钓客托尼 发表于 2013-3-29 11:16:46

{:soso_e179:}大物

johnyjwang 发表于 2015-5-25 17:40:27

上来看看,多多学习一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澳大利亞黑鯛